為什么傳統行業做不好電商?個人認為有幾個原因:
一、分不清楚企業電商和電商企業;
電商企業和企業電商是完全不同的電商發展路徑。
電商企業,是以電商為核心手段來實現企業盈利的企業,這個核心手段包括產品的設計、營銷的方式策略、資源的配置等等,電商的業務環境在企業內部是得到高度認同的;
而企業電商,往往是傳統企業,為了提升效益,新增加的營銷手段,電商模式在這種企業環境中,居于從屬地位,被看做新增的電子渠道,往往也面臨更多的發展問題。
而目前傳統企業觸電最多的是第二種情況,電商屬于從屬地位,用電商企業的思維來衡量這類企業,是不準確的。
沒有傳統企業能夠簡單地、順利地直接套用目前主流的電商作法,并且可以在成本極小的情況下獲得電商紅利。如果傳統企業需要在電商領域有所作為,就必然要針對傳統企業的客觀實際,探索有別于電商企業的作法,并做好發展初期企業不適應的心理準備。
二、傳統企業做電商企業的遇到的幾個痛點:
最近接觸了一些傳統型的企業,作為領頭的企業家,基本都敏銳地意識到電子商務發展的趨勢和巨大潛力,希望在這上面有所突破,為企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,所以BOSS都不同程度地在企業內部,針對電子商務做創新,做變革,但是最后看來,效果都不算好,存在問題比較多。
1、思想不夠統一:
這條這個目前來說是傳統企業做電商的最大阻礙了。
電商業務往往是BOSS支持,元老反對,或者中層反對,在執行上存在阻力和偏差,直接影響了資源調配。
一家汽車銷售企業搞了二手車網絡拍賣業務,但是從系統的易用性到產品及業務的組織流程、信息分發、支付接口和業務規則、服務界面都存在問題。
事實上這家企業的基層執行人員只是兼職網拍業務,在能夠線下銷售的情況下,對線上銷售嚴重缺乏積極性,有的車本來線下賣了,為了應付總部考核,放到線上做暗拍,再由客戶以稍低的價格拍回去;有的車源線下可以賣,就不再將信息上傳線上系統數據庫,很難相信,這樣可以做好這個線上銷售業務。
2、沒有成熟科學的戰略:
依靠BOSS個人或更多不熟悉電商的高層拍出來的思路,打到哪里算哪里,效率高,說干就干,效果卻不好。只有明確的效益指標分解,卻不重視戰略分步驟實施的客觀性。
3、專業知識匱乏:
B2B、B2C分不清的大有人在,企業無法根據自己的產品和業務特點做出適合、與自身優勢匹配的電商策略,甚至很多中小型民營企業的BOSS動輒就是要干獨立電商,要做平臺,調子定出以后,直接面臨投入、人員、定位等一系列問題,以致有些BOSS花了錢和時間,連電商的邊還沒摸著的也大有人在。
一位時尚餐飲的老總數次問我”微博是不是很有效”,他的認識是用微博來銷售,可以迅速擴大銷量,這個認識來源于聽別的老板說。微博未必不能提升銷量,但是僅僅依靠這個手段,短期內提高餐飲翻臺率,還是比較難的,即使配合不計成本的優惠促銷手段。
4、渠道沖突:
線上渠道與線下渠道的產品品類相同,價格不同,無形中新的電商渠道招致線下部門的強烈反對。尤其是很多傳統企業對電商板塊的決策體系、成本核算、定價體系、倉儲物流完全沿用實體渠道的作法,完全無法滿足電商業務發展的必要條件。
5、投入不夠科學:
投入是成本,是投資,是建立在對項目完整全面的發展判斷上面的,但由于不懂、不了解電商規律,也無法結合自身實際作出理性的投入資源分配,往往出現初期大肆購買硬件設備,高薪招人,中期質疑業務與人員,后期草草減虧收場的發展軌跡。
6、忽視了電商業務的發展規律:
只重戰術,過分看重短期效果,直接使用簡單的投入指標比較線上與線下的產出。
比如我見過一個家居行業的老板,每次談及電商,都會抱怨投入了多少,如果這個投入放在線下,可以擴張到什么規模。在這種心態的渲染下,電商業務只能自求多福,不出紕漏,否則很容易招到裁減。
有一個衣架廠的老板在投入120萬發展電商巨虧后,得出了電商不能搞的結論。可惜的是我問他120萬怎么花的,這位BOSS居然講不清楚,如此花法,怎么收益?
7、人才匱乏,迷信學院派:
大部分企業指定負責電商人員會從原有人員中產生,盲目樂觀和盲目投資,無方向感和實施步驟是較為常見的,也還有一類企業會投入重金請來外腦,可惜絕大部分外腦本身就欠缺實戰經驗,或者不具有在企業電商復雜的發展環境中左右逢源的組織協調能力。
8、缺乏堅持的勇氣:
BOSS自己也無法做到堅信電商業務能夠給企業注入活力,絕大部分抱著試試看的心態,一旦效果不好,實施阻力大,一般都會選擇偃旗息鼓,息事寧人。
解決方案:可以找專業的代運營公司來做,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來做,淘鈺電商專注全網電商,店鋪托管,淘寶代運營,天貓代運營。店鋪交給我們,一切讓你放心,全權托管,不用你花費更多的時間與精力。
淘鈺電商:專注全網電商運營服務。
文章標簽:傳統行業,電商
分享地址:http://www.hubeisl.com.cn/news/dyygh/detail-34.html